现在中小学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吗?

口才训练 2022-05-29 19:18 编辑:索玉 79阅读

现在中小学大部分大部分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和课程,是否专门设置课,这需要看当地教育局及师资力量的配套。

教育部于2017年下半年在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新增”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与语数外音体美共同成为中小学授课科目,并认证教师资格。

因此我觉得,中小学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必然会做的一件利国利民的民生大事。

实话实说吧,我们这里中小学把心理健康课归到校本课程里,每班每周1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小学更重视一些,中学次之,高中没有。我们这里的高中是持有心理咨询证的老师自己建立的心理咨询室,命名心灵驿站,由三位老师组成,对有需求学生开放,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成绩等。@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现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学校增设心理教育课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

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发生了,人们才意识到此前干预得不够,尤其是一些悲剧的发生,留下很多遗憾和教训。

但是,问题发生后,很多人还是更多的指向于学生个性方面的原因,过后,各方面包括学校就不再从课程的高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

目前,还有一个问题是学校的课程实施能力不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任教师缺乏,教师这方面的培训不够,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落实不到位,即便开设这样的课程,空洞的说教和共性的泛泛而谈作用不大。

还有,学校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尤其是这样的课程的老师普遍重视不足,投入较少,加上,有的学校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样的课程在这些学校只能是停留在课程表上,停留在档案里,停留在总结中。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关乎青少年身心发展,关系祖国的未来,教育应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10月13日凌晨,江苏省泰兴市一高二学生朱健跳河身亡。是什么原因让一个17岁的孩子走上了绝路?

在跳河之前数小时,朱健曾将写下的遗书拍照发给自己的班主任焦某和女朋友吴某。在遗书中,他说班主任焦某总是骂其“死不要脸,脸皮厚”,“逼着吴某不理我,一次又一次”,“您亲手毁掉了我的白月光,毁掉了我的救赎”。

媒体类似这样的报道举不胜举,已经麻痹了人们的神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教育出来的人要身心健康。而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心理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尤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令人堪忧,已经引起党国社会的广泛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要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简称“心育课”)。并规定了各个学段心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任务。极大推进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但是由于观念认识、师资条件、应试教育等原因,真正落实开设心育课的地区和学校还很有限。

笔者所在的皖北县级高中只有一两所学校开设了心育课。小学和初中还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心育课。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和基本形式,也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完成教育任务的根本保证。成才先成人,成人先健康。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也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我国每年青少年自杀事件居高不下,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正出现爆发态势。而应试教育的火越烧越旺。这是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亟待解决的矛盾。

笔者所在的高中,明显感觉到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需要转介到精神医院接受医疗药物心理治疗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广泛开设,而且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方面供应和需求的矛盾很尖锐,任重而道远。希望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孩子的健康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也是国家富强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