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疾病和情绪有关吗?如果是的话该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我们用一些慢性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说明慢性病的形成有哪些因素?环境污染、水污染,食品不安全,生活压力大、焦虑自责,过度劳累,生活不习惯、熬夜,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酗酒吸烟等等。这些因素中,情绪焦虑自责占的比重最大,专家说,人在高度焦虑自责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攻击人的细胞,促使细胞老化、病变,自由基的数量几乎占到其他原因的一半,可见情绪对于各种慢性病的形成关系之大,我们也能看到多愁善感,容易焦虑的人苍老,所谓的癌症性格就是指敏感多疑的个性。
情绪的来源主要是认知,就是对问题的看法,看问题角度不对,就可能焦虑;还有一种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受过惊吓,形成条件反射的人,到了某个环境就容易焦虑;三是个性敏感的人,有事没事的就紧张,担心焦虑。从这三个角度讲,改变认知,在大脑建立合理的思维程序,培养自信,优化个性,就可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人学会了调控情绪,就可以预防很多心理疾病,就可以提升免疫力,让身体健康,也可以提升工作能力,发挥人的潜能。
题主的问题是冲动时如何控制情绪,坦白地说,任何人冲动时都无法控制情绪,否则也不叫冲动了。想发泄时自己要内心默念冷静冷静在冷静。
情绪和病情有关吗?
情绪和病情有关吗?疾病分为两种,生理疾病(身体器官有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就是情绪病,情绪越坏,焦虑越高,症状越重。
我们了解一下生理疾病和情绪的关系,生理疾病,主要指慢性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肝病,各种炎症,皮肤病,血液病,等等,是指病因复杂,形成时间长,对人伤害大,治疗费用多等。
现在普遍认为,慢性病形成的因素有环境污染,水质不好,食品不安全,生活习惯不好,熬夜,饮食习惯和结构有问题,暴饮暴食,情绪不稳定,焦虑自责,过度劳累等,这些因素,就会使人体被氧化老化。这些因素,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不稳定的化学物质,需要抢夺细胞的电子达到平衡,自由基平衡了,细胞就出问题了,自由基越多,不健康的细胞就越多。
在这些因素中高度的焦虑自责,产生的自由基最多,几乎占到其他所有因素的一半,所以坏情绪对人的影响最大。民间也有一夜愁白了头的说法,一些比较敏感的癌症患者,如果知道自己患上癌症,会导致癌细胞迅速扩散,病情迅速加重。
国际卫生组织把心理平衡列为四大健康基石之一,也说明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但关键是怎么才能调节情绪,在遇到意外刺激的时候,怎么能快速让自己冷静下来,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情绪和病情有关吗?答案是肯定的。情绪和疾病是相互作用的,情绪能影响病情,病情也能影响情绪。
有一类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就是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生理疾病。情绪对疾病的影响范围广泛,可能引发的疾病包括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厌食、肥胖症、糖尿病、偏头痛、过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等。
情绪与大脑皮层下的组织相关,如果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担忧、害怕等情绪,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抵抗力下降了,自然也比较容易受疾病侵袭。
如果本身已经患有疾病,这时的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很大。终日忧心忡忡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如果能够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会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癌症晚期的病人,不愿意呆在病床上度过最后的时光。于是出院去旅行,享受人生的最后时光。
在旅行过程中,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待一段时间的旅行结束,回到医院做检查,医生惊叹不已,之前的癌细胞消失不见了,病人居然奇迹般的康复了。
由此可见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以平时学会调节情绪、让自己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