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该如何发泄?

口才训练 2022-08-13 20:43 编辑:潘婉 91阅读

一、要培养自己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乐观、积极的青春期心理态度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往往会产生积极情绪。

二、要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

当你有一些不好的情绪自身不能化解时,就要寻求“外泄”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外泄,就是指寻找外援。比如,当你心绪低落烦闷的时候,可以找朋友聊天、谈心,把自己心里的郁结讲出来。学会向人倾诉,就是调节身心健康一种很好的方法。当你向他人敞开心扉时,常可以感觉到内心会渐渐地变得愉悦。因为在倾诉的时候,会放下许多平常不能放下的东西,这样不但能够释放自己不良的情绪,而且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出现的原因,也许还可以得到朋友良好的建议。

当然,在找人倾诉的时候,最好选择积极乐观的家人或朋友,这样对方才会认真倾听并给你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使你尽快地从坏情绪中走出来。

三、学会“移情”,让被坏情绪扰乱的身体喘口气。

所谓的“移情”,就是指情绪的转移,它是一种有效的情绪疏导方式。通过主动的自我疏导,可以使人从主观上改变这些坏情绪对自身产生的刺激作用,从而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比如,当你遇到烦恼、郁闷不解时,可以听听音乐、跳跳舞、打打球、游游泳,或者看一场幽默的哑剧或滑稽电影等。总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将烦忧的心转移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上,从而让自己走出苦闷,变得快乐起来。很多实践证明,这些自娱自乐的活动确实可以舒体宽怀、消忧排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四、要善于理智控制自已。

青少年的种种要求和愿望,都应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否则就要用理智打消这种念头,不能苛求社会与他人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

总而言之,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一定要调节心理状态,而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任何事都不要冲动。而对于老师和家长,这时候一定要对孩子严加看管,并且及时的和他们进行友好的沟通,而不是打骂。教会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对于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是十分有帮助的。

青春期大好年龄和时光,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对得起自己和家人,努力积极向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多余的精力和时间用到学习交友体育运动,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正能量的人!

如何给青少年进行教育疏导?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觉得要看是什么角色而定!

第一,如果疏导者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能会用自己的专业,去找到青少年的问题源头,然后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教育疏导!我有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朋友,曾经做过许多这方面的案例!她说青少年孩子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形成的一些心理伤害!然后造成犯罪等行为!所以真正的一个家庭的教育,还是来自父母的改变!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孩子的干预,最终结果影响不大,孩子一旦回归家庭,如果父母不改变,还是会重复以前的问题!

第二,如果疏导者是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感化和点拨孩子!现在这样的老师并不多见,学校的教育基本成了督促学习成绩的代名词!我自己的亲妹妹也是一名小学教师,她带的班级,成绩不会是最拔尖的,但她带的学生却是学校最醒目的。不仅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认可,也得到学生的认可,还得到家长的认可!她常常无意间的一句话点拨了孩子,孩子改变后,家长会问,是什么让你改变的,孩子通常会说是哪个老师的一个话改变了我!这种无意间的点拨考验的是老师个人修养的功底,刻意是做不到的!这样的老师,现在基本凤毛菱角!一个学生如果在青少年时期遇到一个这样的老师,可能一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但可遇不可求!

第三,如果这个教育疏导者角色是家长本人。那就很简单!只要父母改变,孩子就会立刻改变!孩子改变的速度一定快过父母!我自己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我因为受不了大女儿的性格,在她小时候对她的严厉管教,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为了改善,我到处寻求方法和学习,都没多大用处。最后是我自己的改变,让孩子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甚至都不需要我去要求!她自己跟着改!当我发现这个秘密之后,我很惊喜,从此以后不再烦恼带孩子的问题!就专注自身修炼就好!我每次希望孩子做到的,我自己先做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能改变谁,包括孩子,夫妻,只有谁能影响谁!唯一能改变的人只有自己,所以说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全世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孩子的教育非一日之功,而是要润物细无声!青少年是一个特殊时期,更需要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前提,才能谈疏导的问题!

教育疏导问题是社会所关注的课题。认为:①因人因事而宜,切不可一闷棍了之,②对症用药,人的接受能力思维发展不在一个轨迹上,有的人自已也知错了,但对严厉的批评总是难以接受,那就用和风细雨式疏导,同样能触及思想,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③人物,事迹引领,通过榜样教育疏导,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④交心谈话,⑤侧面疏导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