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现实,现实生活是极其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人们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过高的期望只会使人误以为自己总是倒运而终日忧郁。所以,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客观地评价事情、评价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同时,拥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长所短,别人不会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别人的要求一样。对别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满情绪会越大。如果对别人的要求较低的话,那么稍微符合你的愿望,你就容易得到满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别人。
(2)宣泄法:“喜怒不形于色”不仅会加重不良情绪的困扰,还是导致某些心身疾病。因此,对不良情绪的疏导与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种好办法。
(3)注意转移:运用一下反向心理调节,从不幸中挖掘出有幸,使情绪由“山穷水尽”转向“柳暗花明”摆脱烦恼。
压力无所不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心理压力问题,并及时地、适当地通过情绪调节来缓解心理压力,为它找个出口,它就不会给精神带来太重太大的伤害。希望上述方法能帮助你用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 一个人之所以抵制不住诱惑,往往是由于他被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所驱
使。比如,越不让看的越是要看,越是不让知道的越想知道。其实,这也是
人的一种“逆反心理”的表现。当然,这种好奇心并非都是坏事。象爱迪生
的创造发明、哥伦布的远洋冒险,不就是受了好奇心的驱使么?可是,好奇
心有时确实也会带来麻烦和危害。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对不良的诱惑盲目
元知或认识不足。常常只知其有趣的一面,而不知其有害的一面,至少知之
不详。比如参与赌博的人,往往不去想输了会在自己心理上造成的打击,甚
至导致疯狂,并且还会给家庭带来矛盾、冲突,给社会造成不安;即使赢了,
同样会养成懒惰、侥幸、冷酷的恶习,养成不思节俭、任意挥霍的毛病,同
样会使家庭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加剧,这对本人以及亲属的心理健康都是不
利的。因此,要抵制不良的诱惑,首先应当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增强自己
的“免疫力”,要能把握事情的优劣主次,特别是当某一具有诱惑力的事物
有人反对时,更应该多听听、多看看,冷静地思考一番再决定取舍。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己的意志锻炼。因为许多人抵制不住诱惑的一个
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意志力。他们并非不知其害,而是不能自持,缺乏自
我控制能力。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使得自己能在意志上战胜诱惑。
从消极的方面说,可以避开有关的不良情境,断绝与坏朋友的接触,这对杜
绝诱惑的侵扰还是有益的。当然,各种诱惑的侵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常常突然袭击,悄然而至。这就需要我们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另外,还
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即在想象中置身具体环境,并设想对付的方式。也
就是说,可以想象模拟各种诱惑的场面,并设想如何对待这些诱惑。比如,
手头桔据,有人送上钞票让你开“后门”,怎么办?如果想象得越具体,那
么在实际生活中就越能对付自如。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在想象中获得一整套
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强自己抵制不良诱惑的信心。
再从积极的方面说,应该培养高尚的志趣,抵制低下的诱惑。一个具有
正确的人生目的、崇高的思想情操、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人,能有效地抵制各
种不良的诱惑。因为这些诱惑与自己的志趣相悖,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
须克服它们。还可以通过“自我激励”的训练,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
比如,写座右铭,时时勉励自己;常写日记,在日记中进行自我监督;以及
“口头命令”,即每遇诱惑之时,要学会自己指挥自己,通过口头命令,可
以组织自身的心理活动,获得抵制诱惑的精神力量。
还需一提的是,一般,失去自我控制或自制力减弱往往发生在出现紧张
的心理状态时。这可以通过前面已经介绍过的一些“松驰训练”,及时消除
紧张情绪,进而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抵制不良的
诱惑也有一定的作用。
首先要说,就如同所有哲学名词一样,“善”和“恶”究竟指的是什么,如何定义都没有普遍一致的结论。谈一个没有确切定义的东西是件困难的事。
所以也许题目应该改为:我对善恶的看法。
假如上帝存在,一切都好办了,乖乖按圣经里说的办就好了。
假如佛祖存在,一切也都好办了,乖乖按佛祖的意思办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