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训练不包括哪一项

口才训练 2021-11-07 15:35 编辑:admin 88阅读

军人心理训练是指磨炼军人意志,提高军人心理素质的训练。目的是使军人能在危险、艰难、突然、强烈刺激的情况下,保持心理稳定,并能作出积极反应和有效地进行作战或工作。训练内容包括:军人心理品质的定型训练;提高军人心理活动水平训练;在特别情况下排除各种心理干扰能力的训练;结合军人职业进行专业心理训练等。

军人心理训练军人心理训练是指磨炼军人意志,提高军人心理素质的训练。目的是使军人能在危险、艰难、突然、强烈刺激的情况下,保持心理稳定,并能作出积极反应和有效地进行作战或工作。训练内容包括:军人心理品质的定型训练;提高军人心理活动水平训练;在特别情况下排除各种心理干扰能力的训练;结合军人职业进行专业心理训练等。[1]书名军人心理训练作者周为民ISBN80150155出版社军事友谊出版社快速导航训练意义 主要内容 主要任务相关书籍军人心理训练开本:20CM所属分类:社会科学-心理学-心理学读物[2]训练意义军人心理拓展训练官兵心理素质是部队、消防、武警战斗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官兵心理素质是人综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行为训练的探索是提高部队官兵、消防官兵、武警官兵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坚持以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为主导,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积极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培养锻造官兵过硬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官兵后自我认知、自我调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现代战争中,军人要承受强大的军事冲击、高技术手段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残酷的战场心理创伤。因此,军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军事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有效保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心理训练是指为了使军人在作战时能保持积极的、稳定的心理状态,而专门进行的训练。是传统军事训练项目的必要补充。主要内容培养临危不惧的勇敢精神,锻炼适应紧张、复杂、困难、恶劣、危险环境的应变能力,确立战胜敌人的高度信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主要任务全面提高战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判断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锻炼组织面对挫折的复原力。保持为夺取胜利所必须的良好心理素质,为顺利使用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打下良好的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