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函询办结后,应作出哪些处理?

口才训练 2023-06-10 13:30 编辑:admin 280阅读

一、谈话函询办结后,应作出哪些处理?

处理:

1.反映不实,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存在问题的,予以了结澄清;

2.问题轻微,不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等方式处理;

3.反映问题比较具体,但被反映人予以否认,或者说明存在明显问题的,应当再次谈话函询或者进行初步核实。

谈话函询:

1.“谈话函询”是指纪检机关对线索中反映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的问题,及时通过谈话或函询方式进行处置;

2.目的是抓早抓小、动辄则咎,防止党员干部由小错酿成大错,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3.监督执纪问责,理应有非常严格的审批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采取谈话函询方式处置问题线索,要拟订谈话函询方案和相关工作预案,按程序报批;

4.对需要谈话函询的下一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应当报纪检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必要时向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报告。

二、浅谈如何提高办案人员的谈话技巧

查办案件工作是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执纪办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才有坚实的基础。同时,查办案件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不断加强查办案件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办案水平,推动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开展。

一、提高几种能力

1.注重决策,提高组织指挥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是案件查办工作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对案件查办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合理调兵遣将、有效协调各方都是领导者发挥组织指挥能力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办案领导者,一要善于观察分析,面对复杂多变的调查环境,要从多角度深入思考、周密分析,正确判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作出快速反应和灵活决策,不断提高应变能力。二要善于科学谋划,抓大事、抓关键,善于听取他人建议,综合各方面的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三要勤于调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案情,作出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决策能力。

2.把握关键,提高谈话突破能力。谈话能力是办案能力的重中之重。谈话是取得涉案人员口供或证人证言的主要途径,是突破案件的至关重要环节。一认真分析谈话对象的心理状态,认真策划,周密制定谈话方案。二是合理安排好谈话人员。根据谈话人员的特点,尽量使每组谈话人员做到强弱搭配、取长补短、性格互补、配合默契。三是端正谈话态度。防止不采用当手段来谈话取证,要用证据说话。要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始终保持必要的气势。要依纪依法科学文明谈话,保障谈话对象的合法权利。四要讲究谈话策略。根据不同谈话对象和不同的案情,掌握好谈话步骤、时机和方式,充分利用法律、政策、情理,灵活采用突破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强化证据,提高调查取证能力。查办案件是一个收集、鉴别、运用、审查证据,以清楚地认定事实和问题性质,进而对问题做出恰当处理的过程。调查取证是办案中最重要的工作。一要强化证据意识。证据是案件的核心,是案件的生命,证据决定成败,不能有任何闪失。二要依纪依法收集证据。收集证据的主体必须合法,必须由法定主体收集和提取,并具备法定形式,收集提取的程序、方法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取证的手段、程序要合法。三要严格、规范鉴别和使用证据。要鉴别证据是否客观真实,是否伪造;是否与案件事实有联系,其来源有无问题。然后综合分析证明案件的同一事实的各类证据之间有无内在联系,要注意时间、条件的变化对证据的影响。

案件审理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案件查处质量的关键环节,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依纪依法办好案件的重要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着力解决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近年来,惩处了多起违纪腐败案件,得了好的成效,案件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但由于农场纪检监察专职干部人员少,事务多,业务弱,变动频等多种因素影响案件审理工作仍存在着难以适应北方共青城发展的需要。农场纪委认真履行审理工作职能,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保证案件质量为重点,全面全面落实“二十四字”基本要求,为优质高效的查办案件,提升案件审理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如何做好基层人民银行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乡镇纪委是纪检监察体系的最基层组织,在乡镇设立了乡镇监察室、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如何好发挥乡镇纪委的作用,在乡镇构筑一道反腐倡廉防火墙,是摆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一个难题。一、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员多,但力量稍显薄弱。目前,乡镇纪检机构一般人员设置为4-6人,分别是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各1名,大乡镇设纪委委员3名,小乡镇设纪委委员1名。但一般纪委书记都由党委副书记兼任,不但要分管党政工作还要分管其它中心工作;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纪委委员由于各乡镇在配备的时候都是选择政治坚定可靠、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而这一部分人员往往都已经是机关中层干部,负责某一个板块的工作,不能完全的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这样就造成了乡镇纪检监察队伍数量大,但是实际力量较弱的现状,工作上有时也难免会捉襟见肘。二是覆盖全,但网络体系存在断层。虽然乡镇党委在村级组织派驻有纪检专员、设立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支委也正在配全配齐纪检委员、村(居)廉情监督员、党小组纪律员,但由于目前制度不健全,业务不熟悉,这些机构或人员暂时还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如此各种,导致了基层纪检组织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在网络体系中有断层。二、加强和改进乡镇纪检工作的几点建议结合乡镇纪检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如何加强和改进乡镇纪检工作有以下思考:1、强化学习,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素质。目前,乡镇纪检监察队伍正面临人员多,但力量薄弱的困境,实行纪委工作专职专干是一条直接、有效的途径,但不符合乡镇的实际情况,乡镇机关当前正面临人少、权轻、责任大的问题,乡镇政府要全面负责本辖区内的各类民生等工作,以及各种内因外素,人员力量稍显紧张。加强学习,提高纪检人员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坚定纪检干部在政治上的信仰,提高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才能在乡镇工作人员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开展好纪检监察工作。2、建立健全制度,形成立体监督体系。要加快建立、完善村级廉政监督机构和监督机制,着力抓好村级纪检委员、党小组纪律员的设立,将党的纪检触角延伸到基层党组织,扩展到党组织最小组成部分,形成由上至下全覆盖的党内监督体系;加强对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履职能力培训,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明确职能职责,保障经费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第三方监督的优势,尽量减少腐败现象在村级组织的发生,切实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群众基础;选优配强村(居)廉情监督员,可优先考虑切实维护党的领导、在群众中威望较高、事公道正派、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的非党人士,以群众的信任为基础,建立党外监督体系,在基层形成党内党外,从上至下的监督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是老百姓最直观了解反腐倡廉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基层纪检工作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老百姓对党惩治腐败的信心。

建议以流程为监察对象,从流程制度建设充分性与适宜性、业务过程执行符合性与结果有效性四个方面进行监察,可以发现银行制度建设不全、不合理、不执行制度、没有实现控制目标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可以起到发挥纪监工作在完善银行内控制机制中的作用。具体方法与技巧欢迎去我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