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叶柳萍摘 要: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最初接触到信息后,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该效应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首因效应的提出说明了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随着人际关系的拓展,交往圈子的扩大,结识新朋友的活动越发不可避免,而在第一眼给人留下的印象将决定未来与其的相处,因此更加说明首因效应在交往时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从首因效应的概念及特点、影响因素以及运用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首因效应在交往中的应用方法。关键词:首因效应;人际交往;应用人际交往已成为社会形态下无法避免的社会交流活动,人属于群居动物,因此在与群体相处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在建立起人际关系的初期阶段,首因效应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恰当运用首因效应,建立起合适的人际关系将对我们往后的生活有着重大帮助。一、首因效应的概念首因效应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是一种关于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起到作用的理论效应。主要是指人在环境的作用下接收到环境所传递的信息后在头脑中加工形成最初印象,并作用于人之后表现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首因效应实质可以理解为最先接受的信号在大脑中形成为原始印象,构成为“记忆因式”,而后的印象受记忆因式的影响与左右[1]。该效应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占据着之后交往的主要地位,强调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现代学者认为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有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2]。二、首因效应的特点(一)强烈性首先,首因效应具有强烈性。该强烈性是指在人际交往初步阶段时相对于其他效应具有更加强烈的作用,即作用效果最强。在人际关系形成的初识阶段,由于所接触的人之前从未接触,头脑中未形成与之相关的信息,因此此时最直观的获取信息方式即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对方的外貌、言行、气质等特征,从而使其基本形象特点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初步概念,并深刻保留在头脑中影响自己以后对他的评价和看法。(二)持久性首因效应具有持久性,第一印象形成后会在头脑中保持较长一段时间。个体在头脑中形成对他人的初步印象后,消退速度较慢。在无交集或者较少交集的情况下,该印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使该印象与自我认知保持平衡。直到深入了解或者出现其他刺激打破该平衡,印象改变,首因效应作用逐渐变弱最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三)不准确性在深入接触过程中,个体会对另一个个体的印象发生改变,有的印象会与第一印象相符,而大多数则会对第一印象进行扩充或者推翻,这就是首因效应的不准确性。比如第一次认为对方是一个文静的人,在接触后会发现对方其实是个乐观活泼开朗的人,此则为印象推翻。若对方大部分时间处于文静状态,但在个别场合显示出活泼开朗,此为印象扩充。印象推翻则是推翻前认知,在接触中形成对个体的新认知,形成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印象。印象扩充说明首因效应仍是起主要作用,但是是在首因效应基础上进行扩充增补,使对个体的认识更加全面。无论是印象推翻还是印象扩充,二者都能体现出首因效应的不准确性。三、首因效应影响因素(一)外貌特征容貌、穿衣特点等是初次接触是给人以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是在无其他条件辅助下可通过观察获得的直接要素。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可以很大程度决定别人对他的印象和看法,因此在初次接触阶段时,人们往往会对容貌端正、衣着整洁的人或者与自己容貌相似穿衣风格相近的人留有较深印象并产生好感,愿意与之接近。(二)语言表达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在交往中人们大多使用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在与其他个体的语言交流中,我们可以分析个体的文化修养、性格、思维等特点,从而帮助自己加深对该个体的印象。流利清晰的口头语言、表达得当的肢体语言往往会增加个体给他人的好感。(三)表情与神态在与他人交流时,表情与神态会随着语言而产生。从表情和神态可以看出个体的性格、情绪变化等特点,如语言进行的同时伴随着夸张表情和较大肢体动作的属于比较外向、性格开朗、情绪易随语言变化起伏较大的人。而同样语言面部表情变化不大,肢体语言变化微小的则属于内向、冷静的人,或者属于忍耐力较强,善于调节自己情绪的人。(四)时间与空间时间与空间作为影响首因效应的客观因素也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时间和空间是人际交往中沟通情景的组成部分[3],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进行交流会产生不同的第一印象。比如在晴天认识到一个人,在之后的回忆中就会产生阳光、开朗、欢快的印象,而在雨天遇到则会产生阴沉、烦闷的印象。由于天气不同,个体会在不同天气的情绪状态不同,从而导致自己对他人印象的不同。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运用策略(一)注意穿着打扮,稍加面部修饰在不同的场合,要注意不同的着装。但是所有着装都有一条基本要求,就是干净整洁。良好的着装打扮会给人产生良好的印象,因此需注意着装的策略,在干净整洁的基础上根据场合及对象选择合适装束。容貌也是在形成初印象时占主要地位的因素,虽然容貌是天生的不会以外部意志而转移的,然而在面试或者其他较正式的场合,无论男士或女士,都可以借助外部工具进行容貌的修饰。进行修饰后的容貌会明显比未修饰状态下有较大提升,而且进行修饰会让对方感受到你对对方的重视和尊重。(二)表情神态自然,面带微笑 从一个人的面部神情神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较为祥和、积极的神态易让人产生想要接近的欲望,而神态夸张、过于平静的则有一种让人想要远离的想法。因此交流时面部神态保持自然,不要过于夸张,能准确反映心情即可。此外,笑容是拉近双方距离的最好途径,所以在交流时注意面带微笑。(三)语言礼貌流畅,动作大方自然语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因此在交流时口头语言要礼貌流畅并且富有自信,能够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要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加以辅助,使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展现出良好状态。这样在于他人交流时会给人以自信从容的面貌,从而让他人产生良好印象。(四)养成良好时间观念在许多情况下,互不认识的人们会因各种因素需要而建立联系,在接触之前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个约定的时间进行会面。因此,在第一次会面时若无特殊情况,需遵守时间约定,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准时到达约定场所。迟到时间过长则会让对方产生不好的印象,并会认为你对他不尊重以及你自身的不守信,从而影响未来别人对你的评价。如果有其他事情需要紧急处理,需提前和对方说明,防止让对方空跑一趟,留下更加不好的印象。五、小结首因效应在人际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不同场合中,个体需要辨明适合于该场合使用的语言、服饰等等,做到在和别人接触的时候,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此外,个体还需通过阅读书籍、参与多种活动等来进行自我提升,丰富自身经历,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使自己与他人交谈时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礼仪,展示自己的思维境界。所以,在社交中要我们要充分学会利用首因效应,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初印象,从而达到在深层次的沟通中加强言语、修养、礼仪、思维等各方面的素质,实现自我的提升。参考文献:孟杰. 首因效应及其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0).马燕. 浅析首因效应[J]. 科教文汇,2009(31). [3]刘楚宜. 浅析首因效应对人际交往的影响[J]. 才智,2018(35).
当我们对一个人缺乏了解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通过这个人的外貌与服饰,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职业,以及他的社会阶层,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与人接触的时候,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我们初次与人想见识,假如这个人穿着夸张,并且身上带有纹身的话,我们便很可能会认为其是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闲散人员;而假如这个人身穿一身西装,或者是制服,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很可能是上班族,或者是公务员,总是,我们对人的“偏见”,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首因效应”,它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之中,我们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有多么重要,所以说,聪明的人,大都懂得重视自己的仪表与着装,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才会使得自己在今后的社交活动中,变得更加顺利。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够使得自己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不至于使别人对我们产生偏见呢?首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着装。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在我们与一个陌生人首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也常常能够通过自身的着装情况,而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1.我们的着装应该干净整洁。与对方初次见面时,如果我们的着装干净整洁,那么,对方就会觉得我们很尊敬他,也会觉得我们平时有干净卫生的良好习惯,这对双方今后的进一步交往是很有利的2.我们的着装应该符合身份。如果我们是上班族,那么,我们在与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穿休闲装即可;如果我们是工人,那么,我们在与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就穿休闲工装就可,总之,我们在与人首次见面的时候,着装不可以太过刻意,而应符合我们的身份。有些人,明明是白领工作人员,但是,在其他场合,他却喜欢穿着很夸张的衣服,这样,只会使人感觉到这个人有点个性张扬,不知收敛,这样子不符合身份的着装,在很多时候,对我们是不利的,不如说,在相亲时,我们穿着的很夸张,就会使人感觉我们不够严肃认真,从而遭到对方的拒绝。不管怎样,我们在初次与人相见之时,都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以及你对他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一个与对方良好的交往空间。其次,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精气神。精气神,反应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态度。一个生活乐观,并且积极向上的人,他表现出来的精气神便应该是阳光的,使人感觉到力量的,相反地,一个本性悲观的人,他的精气神则一定是消极的,被动的,让人感觉到无力的。我们在与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也常常能够通过自身的精气神,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当然,每个人都希望他所交往的朋友,能够是积极乐观的,这样子,才能给他带来快乐的友谊,所以,我们在第一次与人见面的时候,一定要使自己有一个昂扬的精气神,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对我们有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最后,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一个人的语言背后,藏着一个人的修养、学识,一个人读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都可以从他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初次见面之时,我们所展现出来的语言,也是格外重要的。如果这个人在言谈之中,经常旁征博引一些名言警句,并会符之以各种案例说明,那就说明这个人是一个博学的人,相反地,如果这个人语言贫乏,说话语言不清,逻辑不通的话,那么,就说明了这个人在知识结构上,一定是有所欠缺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与博学的人成为朋友,因此,如果想要在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就要懂得增强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对初次见面时的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