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疫情由人际传播或物品环境污染引发

口才训练 2022-05-26 23:55 编辑:陆克 120阅读

有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为什么这些北欧三文鱼在欧洲已经没什么人食用的情况下,可是却被大量进口进来呢?尤其是在这个节点还有商家继续进口。

这次北京的疫情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严防境外输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必须坚决执行下去的理念;二是防疫理念要从人与人扩大到人与物之间,实际上给防疫提高了难度;三是外国月亮真的没有比较圆,欧洲的进口食品其实问题同样很多,不能因为披着欧洲外衣放松,而应该持续重视。

根据最新消息,已经确定了北京新发地的三文鱼病毒就是来源于欧洲。而更多媒体更是报道了北欧三文鱼的“养殖罪恶”,当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这次的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病毒不仅可以通过人传人,还可以通过物品携带传播,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恐惧。

说实话,我到现在都觉得也许这是外国故意采取的不正当方式想来给我们使绊子。

北京这一次疫情复燃,是挑战,也帮我们加深了对防疫的认识可以看到,在先前,我们外防输入的策略其实执行的比较到位了,对入境人员可以说是比较尽心尽力的检测了。但是确实想不到,病毒可以通过物品冷藏后长时间存活而输入。

而且,有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为什么这些北欧三文鱼在欧洲已经没什么人食用的情况下,可是却被大量进口进来呢?尤其是在这个节点还有商家继续进口。

正确认识进口物品在过去,对进口物品一直有着一种近乎于刻板印象的认识,那就是进口货质量就是比国产好。这也许不可避免在对进口物品的检测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但这一次的事情也许就是“祸兮福所伏”,也许能让我们更加正确地认识进口物品,认识到外国货不一定就比本国货好,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

当然了,我现在在想的问题是,除了三文鱼外,还有没有别的问题呢?

在前些日子有个报道,我国进口了大概几万顿的猪肉,要知道这可是美国疫情最凶猛的时候进口的,这些猪肉究竟有没有携带病毒呢?

还是想建议国内相关部尽快对这批猪肉进行一次抽样检测,防患于未来,甚至如果可以的话,对这些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食品,可否暂缓进口呢?

要对我们有信心我们之前能打赢武汉这场硬仗,现在我们依然可以。

因为我们有无数的逆行者,无数的最可爱的人。那些说着“外国空气更香甜”的家伙,我们真正的中国人会向你们展示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魄。

北京疫情在这一周时间,已经出现了100多起感染的病例,全部和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有联系。

这是巧合么?不是巧合,只能说新发地的环境适合病毒。至于到底是什么污染的,现在还不能完全判断。

专家给出的原因是两个——

第一:人际传播导致的;

第二:物品环境污染导致的。

1)从人际传播角度来讲:这个范围就太大了。新发地市场供应北京70%的生鲜,从业人员就有1万多人,要是加上来来往往进出的人群,每天至少有10万次人流吧。

这样寻找源头,应该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当初吉林舒兰的感染,比新发地的情况小的多,但至今也没找到源头在哪里。

2)从物品环境污染来看:这个找到源头可能性更大。

比如生鲜冷冻的食品从哪里进货?是外地还是外国?

要是外地的话,追踪整个链条,就能定位到原产地和接触的相关人群。

要是外国的话,把同一批次进口发货到不同市场的生鲜冷冻产品都要检测,要是都有问题,肯定就是货品问题;

要是只有新发地的有问题,那还是要从新发地这里的环境着眼和人际交流着眼来判断。

其实不只是新发地市场,其他市场也可能有类似风险。因为病毒本来就喜欢潮湿、阴冷的地方,很多冷鲜产品就符合病毒喜欢生存的环境特点。

哪个市场没有冷鲜肉冷鲜海鲜啊,所以类似的风险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存在。

要结合这次北京疫情,最好在全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检查,防止类似情况在别的地区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