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百家讲坛》开讲《易经》的人屈指可数;都是偏重文学作品,特别是唐诗宋词以及“四大名著”还有就是“通史类”等等。
《易经》非常难解读,尤其是还不能离开“占卜”本身,这就要求开讲者既不能过于“神化”六十四卦,但是有必须对每一条爻词作出解释,而且只能够点到为止。
《易经》毕竟已经是过去了两三千年的老古董了;在这两三千年的岁月当中,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着力诠释每一条卦辞(爻词);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本能够作为权威的解释。
不过,仅仅从概率上来考虑《易经》的六十四卦,其准确性必然比不上现代计算机的数学建模和推演;所以,曾仕强自己也承认,不要去“钻牛角尖”。
曾仕强的思想,其实都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化;他讲的《现代管理》也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来作为现代管理的触发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方法的结合。
中国式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儒家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实际运用,比如曾仕强的代表作儒家管理哲学》 以及《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及其现代诠释》等著作,都可以找来一读。
儒家思想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就是要知道各自(每一个管理以及被管理者)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位子;各自定位完毕全力以赴去做就好了。
这也就是曾仕强主张的人生三件事的具体体现:
一,目标;活着是为什么?二,方法;应该怎么活着?三,改善;活得不尽如人意怎么办?退路在哪里?怎么去改善?
多说一句,曾仕强讲的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其实就是注重“人”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无论哪一种管理体系,最终都是要由人来实现的——修身齐家的古训,用在哪里都没有错。
感谢邀请,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曾仕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推崇,有名的是易经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再有就是中国式管理,并且推行了中国古代的祭天文化,人际管理这一块主要是太极思想。
可以看看曾仕强对胡雪岩和三国的智慧视频,讲的是比较系统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你从曾仕强教授那里得到了哪些人生经验?
曾仕强先生的视频让我从新开始知道中国传统文化那些是正确的,中国传统文化到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被曲解了,曲解的文化让我与社会出现矛盾,我自己以为是我的问题,以为是我太不争气了。是曾老师的几句简短视频让我在迷茫的时候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乐平安道(想知道自己回去找视频看吧哈~)。这句话解释让我茅塞顿开。谢谢曾老师!曾老师还说过:人不管怎么死的都是好事,应为人死只是肉体坏了,人死亡可以换个新的,多好。人生下来就哭,中国人信因果,哭对应就是笑。你看庄子妻子死是不是开心得为她妻子跳舞,庄子早已看清……和谐。所以人死后要为他高兴。听到曾老师去世,我第一时间感觉感到开心,(但到第二天,大家谈论曾仕强老师时,自己眼睛想流泪,可能那一刻才知道曾老师影响力这么高走了太可惜。脑中想起了曾老师对他弟弟那句话:回到家见妈妈别哭,就说:妈妈我回来了就好了)。你的使命圆满完成向你学习!曾老师走好!
昨晚看到曾仕强老先生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吃惊,非常惋惜,一直到现在心情不能平复,因为实在是不敢相信这样的噩耗,我心中有千言万语,却没有头绪去表达出来。
我感觉自己受到曾仕强老先生影响特别大,很早之前就听过老先生讲易经的奥秘,感觉老人家和蔼可亲,讲的非常透彻,我听完后受益匪浅。
这几年遇到一些坎坷,总感觉事事不顺,偶然间接触了道德经,结合书本再听老先生讲解道德经,反反复复的听,真的是让我茅塞顿开,是老先生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让我开悟,让我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起起伏伏,有坎坷、有磨练,才会有成长,坦然面对人生,坦然面对生死,就像老先生说的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自己要知道现在该做什么,然而可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
接下来我会给自己定好位,继续加深研究学习老先生的智慧,并发扬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