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阻遏阻遏蛋白的活性受到小分子诱导的控制

61 2024-10-27 04:48

酶阻遏阻遏蛋白的活性受到小分子诱导的控制

细菌对环境的快速适应至关重要,因为营养供应可能随时变化。为了确保生存,生物体需具备转换不同代谢底物的能力。细菌、单细胞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有所不同。

细菌需要灵活性和经济性,以避免在适宜环境大量消耗营养导致自身的不利。在缺乏底物时,细菌通过调节机制阻止酶的合成,但准备一旦有底物存在就迅速合成所需酶。底物的存在导致酶合成的机制称为诱导。这种调控广泛存在于细菌中,在低等真核生物(如酵母)也有体现。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是这种调控机制的典型例子。

在缺乏乳糖的情况下,大肠杆菌不需要β-半乳糖苷酶,因此酶的含量极低。一旦加入乳糖,细菌迅速合成这种酶,仅需2-3分钟即可达到5000分子/细胞的水平。当乳糖被移除,酶合成迅速停止,恢复到基础水平。乳糖的添加能激发lac基因的mRNA合成,lacmRNA的稳定性随诱导而恢复。诱导物移除后,转录立即停止,所有lacmRNA被降解,酶活性恢复到基础状态。

β-半乳糖苷酶和透性酶的合成与lacmRNA同时被诱导,但在诱导物移除后仍保持较高稳定性,因此酶活性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诱导水平。这种调控机制不仅使生物体具备代谢新底物的能力,还能避免合成培养基中突然加入的物质。例如,大肠杆菌中的色氨酸合成通过色氨酸合成酶的作用。加入色氨酸时,立即停止色氨酸合成酶的生产。这种作用称为阻遏效应,使细菌避免合成多余的物质。

细菌中同时存在诱导和阻遏现象。诱导调节生物体分解底物以供生长的能力,而阻遏调节生物体合成代谢产物的能力。酶作用的小分子底物的调节和酶活性的产生是独立的,底物/产物或紧密相关的分子起作用。小分子的活性并不依赖于与靶酶的相互作用。某些诱导物与自然的β-半乳糖苷酶相似,但不能被酶分解,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IPTG虽不被β-半乳糖苷酶识别,但它是lac基因簇的有效诱导物。

能诱导酶合成但又不被分解的分子称为安慰诱导物。乳糖虽可诱导酶合成,但随后分解,产生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因此常使用安慰诱导物进行实验。这表明控制系统必须具备识别合适的底物的成分,而这种识别能力不同于酶。

对诱导物作出反应的成分称为阻遏蛋白,它由lacI编码,控制lacIYA结构基因的转录,对外界作出反应。结构基因转录为单个多顺反子mRNA。阻遏蛋白的活性状态决定了启动子是否打开或关闭。缺乏诱导物时,基因不能转录,因为阻遏蛋白活性状态下结合在操纵基因上。存在诱导物时,阻遏物结合,活性状态改变,离开操纵基因,启动子开始转录,从lacZ5¢端开始,终止于lacA的3¢端。

诱导物如何控制阻遏蛋白的活性?阻遏物对操纵基因有很高的亲和性,在缺乏诱导物时,始终结合在操纵基因上,阻止邻近结构基因的转录。但当诱导物存在时,它与阻遏物形成复合体,不再与操纵基因结合。

操纵子控制的重要特性是阻遏物的双重性:既能阻止转录,又能识别小分子诱导物。阻遏物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结合诱导物,另一个结合操纵基因。当诱导物在相应位点结合时,改变阻遏蛋白的构象,干扰另一位点的活性。这种类型的调控称为变构调控。

诱导触发了一种协同调控机制,一组基因同时表达或关闭。mRNA通常从5¢开始转录,因此诱导导致β-半乳糖苷酶、Lac透性酶和Lac乙酰转移酶按一定顺序出现。多顺反子mRNA的共同转录解释了为什么在诱导物的不同条件下,lacZ、Y、A三个基因的产物总保持同样的当量关系。

诱导激活了基因簇的表达。诱导物交替改变它们的效应,其他因子影响转录和翻译的绝对水平,但三个基因之间的关系由其结构事先决定。我们需要注意操纵子的潜在特性。lac操纵子包含编码糖代谢所需β-半乳糖苷酶的lacZ基因,以及负责将底物转运到细胞中的透性酶基因。但在非诱导状态下,基因未表达,不存在透性酶。那么诱导物如何开始进入细胞呢?

实际上,细胞中酶等总是以最低量存在,足以供底物开始进入之需。操纵子在基础水平表达,即使没有诱导物,它也保持此表达水平(诱导水平的0.1%),而某些诱导物可通过其他吸收系统进入细胞。

扩展资料

酶阻遏(enzyme repression)细胞中受反应最终产物的影响而中止特定酶合成的作用。

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涵盖了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生物体由水、无机盐以及复杂的有机物构成,其中有机物主要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两大类。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小分子有维生素、激素、代谢中间物等。生物体中还有次生代谢产物,如萜类、生物碱、毒素和抗生素等,它们是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尽管对生物组成的研究是生物化学早期的重点,但至今仍不断有新物质被发现,如干扰素、环核苷一磷酸等,这些都成为现代研究的热点。例如,果糖-2,6-二磷酸在1980年被发现,而肉碱从最初的生长因子到生物氧化载体的功能认识,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腐胺和尸胺等,过去被认为是分解产物,如今发现它们在生理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质代谢涉及同化作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转化为体内物质)和异化作用(体内物质转化为环境物质),通过一系列中间代谢途径进行。能量代谢则研究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ATP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新陈代谢在生物体的精细调控下进行,调控途径包括代谢物诱导/阻遏酶合成、激素调控和别构效应调控。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其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蛋白质工程通过改造结构基因,为研究结构与功能关系提供了新途径。核酸,尤其是DNA,研究了基因的本质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如碱基配对、不同构象的功能意义等。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涉及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机制。

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与能量转换、物质传递等生命过程密切相关。酶作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其结构、功能与作用机制的研究是酶学的核心。生物化学的方法学不断进步,如同位素示踪、层析、电泳、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率核磁共振等技术,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生物化学的发展将继续依赖于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为生命起源、进化及健康等领域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扩展资料

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边缘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从早期对生物总体组成的研究,进展到对各种组织和细胞成分的精确分析。目前正在运用诸如光谱分析、同位素标记、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其他物理学、化学技术,对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进行分析,以期说明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多种多样的功能与它们特定的结构关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