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靠的是什么
1.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
记得有一次因为班上的一个孩子太调皮而使我给家长打电话时总是先诉叨孩子的不好,而且很少有笑容,一下就说了一大堆,孩子的家长虽是很认真的听完了,但是肯定心里又多了一份忧虑。事后我想想。这样做是不好的,因为孩子没错的,就算错了他也是无意识的。有时面对十分调皮的孩子我的情绪就非常激动,面对家长就好像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把孩子的表现一下的倾吐出来。我想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好的,所以,老师要先表扬孩子的优点,比如他是一个关心集体的人,能主动帮老师打扫卫生,如果学习也能这样的主动就会更好的”。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较听得进去老师诉说孩子的其他缺点。
2.报忧也报喜。我们在每周的周五都会给班上的幼儿家长留言,可是家长的回应来看,几乎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写孩子在哪方面的不好的,再看看我们的留言,我就意识到,肯定是我们对于孩子的在校的表现也只是单单针对孩子的不足去写的,所以家长也受其影响。后来通过各方面的改进,我们的留言全面了,家长的意见也丰富了,孩子们也和家长之间有了更好的情谊。
二、我们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我想作为父母,应该觉得自己的孩子总是最棒的。因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而孩子在学校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这时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认识其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正确地评价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班有个男孩子开口性格特别内向,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有一次其他班的孩子玩的时候不小心被孩子推倒撞到了头,别的孩子看见了就带着他来告诉我,我问了他你哪里疼?是谁推了你?问了半天,他一句不吭,但是他的眼神是异样的
2、我们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是最棒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而孩子在学校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这时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认识其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正确公正地评价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中等及后进生的家长。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之积极配合。
3、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这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我们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对“多事儿”的家长,教师要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耐心来对待家长的挑剔,以宽厚的胸怀来接受孩子家长不同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改变家长的埋怨。与家长接触的时候,一旦有了什么、小摩擦、小矛盾,有了什么没有说通的地方,老师就应该迅速地走出第一步,先去想自己身上的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家长想一想,即使家长当时不能理解,回过头来还是能够理解老师的;而且时间不能隔得太久,时间拉得越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就会越多。二、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是融洽教师与家长关系灵丹妙药。当我们成为孩子们爱戴的好老师,孩子们就会帮我们回家宣传,家长就会很快认可我们。这对于我们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来说是如鱼得水,一副灵丹妙药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延伸,作为教师,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学生,同时真诚平等地对待家长。这需要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磨擦就会少一点儿,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一些。
浅谈与孩子的亲子故事
幼儿相处最多的是家长和教师,在这相处过程中,因年龄小,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根据家长和教师的主动状态来调整、约束自己的行为。幼儿会“察言观色”,会通过观察家长和教师的神态、一言一行来判断家长和教师对自己的喜爱程度。所以家长、教师与幼儿相处的好坏直接反映在孩子的评价上。怎样赢得幼儿的好评,如何与幼儿亲密相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身作则,建立威信 幼儿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正在逐步形成,父母、教师同时对他们提出了各种要求,教他们“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等。在家中,父母是他们心中的权威,他们的言行都受到父母的关怀和指导,入园以后他们的行为又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指导,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尤其是教师。因此,家长与教师言行对孩子的态度及自身素质,都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时,应该对自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如幼儿在园进餐时,要求幼儿保持安静,如果教师大声与人交谈,幼儿也会边吃边聊,影响进餐。如果家长有挑食、剩饭的习惯,往往孩子也会存在相同的不良习惯,慢慢地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应有的威信。反之,则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如幼儿进餐时,我首先做到拿东西轻拿轻放,与幼 儿交流时尽量使用手势、表情来暗示、鼓励,与幼儿达到一种默契,注意创造一种安静的气氛,幼儿专心愉快地进餐。 二、关爱幼儿,平等对待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顾和爱护,他们的情感需要得到成人的关注,我们应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我们与幼儿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应尊重幼儿的人格,与幼儿平等相处,对幼儿提出要求时少用命令,多与孩子商量,让孩子感到被成人充分尊重,从而轻松愉快地和我们交往。作为教师还应无私、公正、无选择地爱每一个孩子,应一视同仁、耐心教育,这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关键。如幼儿入园时,教师笑脸相迎,特别对胆子小、性格内向或有缺陷的幼儿,应倍加疼爱,以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地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方式来迎接。在要求小朋友整理玩具时,我没有命令他们,而是以请求口吻:“你们愿意帮助我吗?”他们总是抢着“帮助”。 三、感情交流,以诚相待 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给孩子良好的、不可抗拒的影响,首先应创造感情交流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我总对小朋友说“我是你们的朋友,非常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有困难我愿意和你们分担,有欢乐来和我一起分享吧!”所以,我常和他们聊家常,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孩子们对我有说不完的话。其次,我们还应学会倾听,倾听时要专注,并直接、迅速地对幼儿的需要、愿望等发出的信息做出反应,努力使自己的反应适合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另外,还应提供给幼儿各种不同的交流机会,特别对个性较强、较内向的孩子应主动与其进行个别交流,互相倾诉心理话。作为家长,要常与孩子交心谈心,一起分担忧愁、喜悦,能增进感情,促进彼此间友好相处。 四、批评适当,讲究艺术 批评是家长、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能否准确把握孩子心理基础、讲究批评艺术,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孩子犯错时,我们要接受、理解他们的各种行为(如抢玩具、打人、撒谎等),要杜绝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如冷落、笑话他们、对他们吼叫,可用不满的眼神、脸部表情或摇头,用简短的语言“这样做不对”“你太不应该了”“真可惜”等来批评幼儿的不良行为。还可采取个别交流、集体谈话,让幼儿明白道理,知道错在哪、应怎样做,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如“假如别人打你,你会觉得怎么样?”切勿打骂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教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难以赢得孩子的真诚,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把握分寸。 (三明市东霞幼儿园 王 广)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