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离职面谈应该谈什么?

口才训练 2023-01-15 07:06 编辑:admin 258阅读

正确的离职面谈应该谈什么?

近来为储备暑假教师,面试到想吐,和应聘老师沟通中不乏会关注对方离职的原因。我想任何企业不同节点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离职情况。在面对员工提出要离职时,我们的做法是离职员工对企业的最后印象,如果处理不好给员工留下不好的印象,不仅会影响公司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在职员工的情绪和工作状态。

当员工主动提离职时,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1.以发展的眼光做面谈

我们要听员工讲离职原因。对于想要挽留的员工,边听边快速分析,他讲的原因是不是真正促使他离职的原因。如果是,那机构有没有可能做出改变,试图挽留?但如果针对他的离职原因机构没有相应的改变空间,我们就只能接受员工的离职。

有些员工在离职时会问:“您是怎么评价我的工作的?我想听听您对我有什么建议,让我可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持续改进。”对于这样的问题,负责人一定要坦诚地跟员工交流,既要充分肯定其优点和长处,也要指出其短板,告诉他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持续提升,以发展的眼光为员工提供帮助。

2.面谈应留足余地

不管我们面对的是想要挽留的员工,还是想尽快送走的员工,在跟员工谈离职的时候,都要留有余地。比如在离职谈话结束后,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如果机构将来需要你,请你务必回来。”

“如果你找工作需要我帮忙的话,请尽管说,我一定尽力。”

“希望你能把在这里所学的知识用到将来的工作中,我相信你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3.坦诚应对敏感话题

马云曾经说过, 员工离职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钱没给够,二是心委屈了。 当员工提出离职时,钱和情这两个敏感话题是必须要谈的。那么具体怎么谈呢?

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如果员工因薪水低而离职,我们要不要用加薪的方式挽留?

建议不要。因为越是大机构,管理制度越完善,薪酬政策越清晰,我们越是不能让“加薪”的许诺随意出口。如果为了留人而给某个人加薪,那就破坏了机构的制度,其后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和问题,得不偿失。而且,即便我们提出加薪,也未必能留住对方,他一旦跟在职的同事去宣扬,反而引发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4.明确身份做离职面谈

有的机构专设HR,当员工找到HR说,“我要离职了”,很多HR几乎条件反射一般,第一反应就是“要把人留住”。其实这种想法要不得,因为以HR的角色去和员工面谈,与站在业务部门角度去谈,过程是不同的,而明确身份就是让HR不要越过部门负责人自作主张。

如果业务部门在与员工的面谈中已充分指出了员工的各种不足,或者坦陈其业务不达标之处,双方之间由此产生僵持,那么到了HR这里,我们就要有策略地和员工谈,适当地给予员工安抚。

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离职人员谈心谈话内容

离职面谈是员工离开企业的最后一道程序,而一般企业的离职面谈都是由HR负责实施,了解他们离开企业的真实原因,记录、整理、分析面谈内容,从离职员工发现与企业工作有关的信息或事情,以便企业改善、改进他们的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以防类似事情再度发生。

那么,员工要离职了HR应该怎么谈话,需要注意哪些内容,才能让员工接受,又不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呢?具体往下看看。

一、明确谈话目的

离职谈话需要有明确性、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型的离职员工采用不同的谈话内容,如:

1、对自动离职的员工:了解离职的原因,弄清事实真相,对于可以挽留的员工,尽力挽留,对于无法挽留的离职员工,可以与他保持联系,必要时还可以重新招募进入企业, 企业的大门永远为她敞开等等。

了解离职原因

2、对于被辞退的员工:需要做出解释和安抚工作,消除员工的忧虑感,可以结合员工自身的特点,给出适当的工作建议。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出一定的补偿或者提供帮助。

二、尊重员工的决定

每个员工的离职总归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无论是诉求、薪资的增长,还是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员工都不需要你向他做任何决定,也不是来听HR的批判,而是需要尊重、认可他们所做出的决定。

尊重员工选择

三、开放式内容

在离职 沟通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的双向传递。在谈话的过程中,不要自己说个不停,而是应该多听听离职员工的想法、看法。但是,也不要选择太封闭式的内容,一问一答也不好,最好是能 多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如针对企业的管理你有什么改进的意见,绩效考评系统优劣的问题等等,或者如果你不太赞成企业的A实施方案,你觉得有哪些改进方案?”这样会帮助打开沟通的困境,也不会让离职员工反感,使得谈话无法继续。

虽然企业在离职面谈时,常常想听到员工说真话,如对企业管理、制度、薪酬待遇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但实际上,有些事与愿违。不过,争取与离职员工面谈机会,不疑是让企业和员工有一次梳理和总结过去工作的机会,更何况离职并非负面、消极的事情,只要做好沟通,用正面、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让员工在离开时潇洒、轻松,对员工和企业而言,都是双赢的。

如果是离职的人员,那么跟这些人员谈话的时候,可以问一下对方是否有一些困难,如果能够帮忙的话就尽量帮忙,毕竟这些人员都为工作单位做出了贡献,所以在离职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帮忙。

辞退员工。

辞退员工,不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辞退员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素之一,不能达到要求的员工必然要被淘汰,与此同时,经济的大起大落也引来了一浪接一浪的裁员潮。辞退、裁减员工是人力资源经理必须处理,又是最难处理的工作。辞退员工时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劳动纠纷甚至对簿公堂,对公司正常营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辞退员工中经常出问题的基本都是不正确的甚至是违法的辞退。笔者接触的许多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往往都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比如,试用期可以随便辞退员工;员工违纪,可以辞退;只要公司给经济补偿金并提前一个月通知,可以辞退员工……

这些观点都是很危险的,实践中发生的大量案例已经证明,持有这些观点的企业往往都是劳动争议不断并且屡屡败诉的企业。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实质上是劳动合同解除的原因之一。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由于劳动合同解除事关重大,因此劳动法对其条件和程序做了严格的规定,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必须要遵守严格的法律条件和法律程序,不是说辞就可以辞。不正确的辞退有很多的情形,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违法的辞退。违法的辞退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情形:

1、辞退员工事实依据不充分;

2、辞退员工法律依据不准确;

3、辞退员工操作程序不合法。

上述三种违法的辞退,往往会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根据现行《劳动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不问解除的事由,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又分三种:

1、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e、被劳动教养的。

2、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才能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发生下列情况,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根据上述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3、经济性裁员。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出现下列情况,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a、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

b、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用人单位根据上述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也分为两种:

1、劳动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况,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内的;

b、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c、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2、没有法定事由,劳动者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除以上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员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辞退员工主要依据以上第一、第二类规定。从实际发生的案例来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问题不大,辞退员工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上第二类规定即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希望能够帮到你。

离职谈话记录

姓 名 入职时间 离职时间

岗 位 谈话时间

1、在职期间的工作内容有哪些?这个工作岗位自己喜欢吗?

2、离职人员对当前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看法。

3、对所在部门或公司而需要改进的合理化建议,主要是针对本岗位的?

4、部门员工之间的合作如何,大家的工作热情大不大?

5、离职人员对公司的管理和企业文化的评价

6、工作期间最满意的和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7、离职后本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及其他。

8、在选择新公司是最注重的是哪三个方面?

9、离职原因和导致离职的主要事件?